鼻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用三花散治疗副鼻窦炎疗效显著
TUhjnbcbe - 2021/8/20 7:55:00

三花散治疗副鼻窦炎

作者/杨富华

副鼻窦炎是一常见的鼻窦粘膜化脓性炎症,中医称“鼻渊”。此病缠绵难愈,常使患者头晕头痛,以致嗅觉减退,疲倦乏力,痛苦难堪。近年来,笔者应用老中医杨香林先生验方“三花散”加减治疗例副鼻窦炎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方药组成

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辛夷花30克,苍耳子、生苡仁各20克,桃仁、*芩各10克,白芷12克。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加减:恶风寒、鼻塞者加荆芥、薄荷、细辛、防风;偏寒头痛加羌活、独活、川芎;偏热头痛加菊花、蔓荆、柴胡、升麻、葛根;咳嗽痰多者加杏仁、桔梗、前胡;兼眩晕者加桑叶、菊花、钩藤、石决明、枸杞子;疼痛日久,疲倦乏力,缠绵无休止者加*参、白术、*芪;鼻衄者加山栀子、茅根、生地、丹皮。

二、治疗效果

所治例中,临床症状消失,嗅觉功能恢复或有明显改善,经X线鼻窦摄片复查显示窦腔积液消失,窦壁边缘清晰或粘膜增厚者96例;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经X线摄片复查窦腔显影不清者31例。全部有效。

三、病案举例

刘x,男,35岁,农民。年10月12日来诊。自述头痛鼻塞,流*脓涕二年余。常反复发作,服西药未愈。医院五官科及X线摄片确诊为“副鼻窦炎”。近日因劳动当风,即感发热恶寒,头痛,胸闷咳嗽,鼻塞,流*脓涕,量多,口苦,溲短*,舌苔薄*,脉浮数。证属肺经风热,上蒸鼻窦,治宜祛风散热,通窍。方用三花散加荆芥8克,薄荷6克,桔梗10克,蔓荆子12克。三剂后,诸症大减,为巩固疗效,以三花散为主,随证加减再进四剂后症状消失。后行X线鼻窦摄片复查:窦腔积液消失,窦壁边缘清晰。随访观察至今未复发。

另治胡x,患此病已十二年余,证属正虚邪实,湿浊滞留,久郁化热。方用三花散加*参、白术各13克,生*芪30克,钩藤10克,以清热解*,托里透脓。共服12剂,诸症悉,后经鼻窦摄片复查窦腔积液消失,窦壁边缘清晰。近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脑漏方

作者/叶橘泉

来历:民间传说,验方各书也有记载,此方名为民间俗名。

主治:脑漏,鼻渊(鼻流臭涕,不闻香臭),这当中包括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蓄脓症、鼻息肉等多种病在内,故此方究主治何病还有待研究。

处方和用法:鱼脑石(即石首鱼或名*花鱼的头部形似牙齿状之骨,中药店有备)适量,火锻,研细粉,略加冰片(其量约为鱼脑石量之1%?2%,作辅香料),研和,一日数次,频频搐鼻(如搐鼻烟样吸入)。

经效事例:镇江张禹门同志说,某患者患脑漏,医院专科医师治疗,曾施手术,未能根治,后经乡友传此方治愈。叶先生曾屡闻民间传说,石首鱼头骨治脑漏很有效,唯迄未亲自试验,曾查不少方书记载,有兼用“硇砂”者,亦有用“辛夷”者,然主药专为“鱼脑石”。而脑砂似主治鼻息肉及肥厚性鼻炎,读者试用之际,请先注意诊断鉴别,如鼻塞不闻香臭时,用鱼脑石粉和脑砂等分,略加冰片(不加也可),鼻内无息肉及肥厚病状者,不必加硇砂。

本文摘自《新中医》,年01期,作者/杨富华。转自中医书友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三花散治疗副鼻窦炎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