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日讯近日,海慈医疗集团本部风湿免疫科收治了多例老年人系统性血管炎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病痛得到很大缓解。
患者王先生发热伴咳嗽咳血、肌肉疼痛,来到海慈医疗集团本部风湿免疫科就诊,检查发现外周血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肾功能异常,炎症指标升高,ANCA阳性,经多学科MDT会诊,诊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肺泡出血,收住院后经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中药治疗,现已好转出院。
海慈医疗集团本部风湿免疫科主任张茂全介绍,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主要以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从而导致各个脏器、组织因血管受损后出现缺血症状。
血管炎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药物有关,容易出现血清ANCA阳性,进而出现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血管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往往以多系统受累为主要特征:如长期的低热,游走性多关节、肌肉疼痛,消瘦、乏力,皮肤多发斑疹。肾功能不全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功能恶化等;肺部表现:如肺结节病、肺间质病变、咯血、支气管哮喘等;五官系统表现:如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增多、口鼻反复的溃疡、耳痛、听力下降、结膜炎、角膜溃疡、巩膜炎、反复中耳炎发作等;神经系统表现:如肢体麻木,刺痛、无力,不明原因肢体缺血、坏疽、疼痛。
据了解,该病老年人居多,老年患者耐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副反应的能力下降,治疗过程中多出现继发感染、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恶性肿瘤、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这也是风湿免疫科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
据悉,理想的治疗方案是一方面有效地控制原发病,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规范系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辨证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西药的应用剂量,缩短疗程,更好地维持疾病稳定状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韩星)
责任编辑: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