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氪氚宁小课堂阮岩教授常规中药方案联合 [复制链接]

1#
北京手足癣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641.html

摘要:总结阮岩教授辨治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经验。阮岩教授认为慢性鼻窦炎可归属中医的“鼻渊”,病性为虚实夹杂,内因为肺脾气虚,外因为湿热之邪侵犯肺脾,上蒸鼻窍,发为鼻渊。辨治的原则为辨病与辨证结合,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相结合;临证需首辨虚实,实证者以脾胃湿热居多,常用苍耳子散加清热利湿中药以清热利湿通窍;虚证者以肺脾两虚者多见,常用苍耳子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以健脾益肺、利湿通窍;同时采用氪氚宁栓剂鼻炎特色疗法、耳穴压豆、针灸和鼻腔冲洗等外治法以增强疗效,并重视日常调护。

慢性鼻窦炎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是以鼻塞、流黏脓涕、头痛头昏、嗅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鼻窦慢性炎症,可归属中医“鼻渊”的范畴。现代医学治疗慢性鼻窦炎主要以口服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和鼻腔冲洗为主,对于伴发鼻息肉或存在解剖异常的鼻窦炎患者,则考虑行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治疗周期长,易复发,长期口服药有一定的副作用。现代医学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及氪氚宁鼻窦炎特色疗法外治具有独特的优势。阮岩教授为广东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阮岩教授在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积累了较独特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鼻窦炎归属中医“鼻渊”的范畴。鼻渊一词始见于《*帝内经》。《素问·气厥论》中认为胆移热于脑为鼻渊的病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提出鼻渊的病机乃肺经风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有了新的认识。如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出“气虚受风冷,风冷客于头脑”,认为肺气虚寒是鼻渊发生的病机;张景岳则认为过食肥甘厚腻和热性食物引起脾胃湿热,进而导致鼻渊的发生,所谓“此证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热物,或火由寒郁,以致湿热上蒸,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慢性鼻窦炎本质上为虚实夹杂的疾病,肺脾气虚为内因,湿热犯窍为外因。鼻渊的病证根据临床特点可以归为实证和虚证两类。实证可细分为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胃湿热,虚证又有肺气虚寒、脾虚湿困、肺脾气虚之分。中医治病讲究因时因地制宜,广州地处岭南,该地区降雨量大,气候多炎热潮湿,故易感受湿热之邪,邪气上犯清窍,则发为鼻渊。岭南地区之居民素体脾虚,又喜饮苦寒之凉茶,脾胃虚弱而水湿运化受制,反而助长湿热之邪。在临床实践中,脾胃湿热和肺脾气虚为岭南地区常见的证型。

2、辨治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现代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强调中医辩证调理,西医快速控制症状,临床中注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辨病目的是明确诊断,防止漏诊误诊,有助于甄别鼻窦肿瘤等其他疾病,对于伴有严重鼻息肉或解剖异常者则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提倡充分运用鼻内镜检查、鼻窦CT等现代医学检查手段辨病,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做到中西医结合,西为中用。在辨证过程中则提倡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耳鼻喉科疾病病位在官窍,然而病变并不局限于五官。中医辨治疾病提倡整体观,认为五脏六腑病变皆可表现为局部的病变。临床中,除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