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肯定遇到这样一些人,吃的正常饭量身体却肥胖,并且动则气喘,没有体力。千万别把肥胖问题都归结为吃的多动的少,胖受不下来的原因,其实是脾脏代谢的问题!
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有湿痰,脾的运化能力不强,有的人胖有的人瘦还要决定一个人的气充足与否?气充足的话,气,血,津液,水分的代谢就会正常运行,就不会有代谢物滞留,人就不会胖;气不充足,气,血,津液,水分代谢就会出现异常,引起痰饮滞留体内,人就会发胖,运化能力不强也能造成肥胖。
脾主运化,化就是把体内吸收的食物变成精微营养物质变成血液化掉。同时,还要把新鲜血液运到全身的每一处。如果不能运到四肢末梢,那里就会有淤血、垃圾堆积。
如何判断是脾失调导致的肥胖?
脾虚通常会引起腹胀,就是吃完饭肚子就胀,甚至有的人即使不吃饭,但一到下午肚子就胀起来了,还有的人夜里睡觉老是流口水。这些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差了。要及时地健脾,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解决办法:艾灸!
艾灸具有健脾和胃,温经散寒,补益气血等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艾灸治疗脾胃的主要穴位,操作方法很简单,大家不妨试试。
1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等,如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2
即肚脐眼。可治疗胃炎、肠炎,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等功效。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会很好。
3
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治腹痛,痛经,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等。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疗腹痛、腹泻等。
4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长期艾灸,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适合各种脾胃病变。和关元一样,也是保健养生之要穴。
另外如果有条件的话,配合艾灸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这些背部穴位,效果会更快。调理脾胃,除了做艾灸,平常更应注意饮食,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养好脾胃,百病不生。脾胃和,才能安五脏。
都看到这里了,帮我们点个“在看”呗!
提醒友情提醒: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