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如何在保证抗癌疗效的同时,降低化疗毒性,让患者更能耐受化疗?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2月10日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该院麦海强教授团队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证实基于血浆EBVDNA可有效筛选低危的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对该部分患者,两疗程顺铂同期放化疗的疗效与三疗程相当,且毒副作用明显减少,患者长期生活质量提高。该研究为鼻咽癌治疗领域的首个针对低危患者的降剂量研究,为血浆EBVDNA指导的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近日,全球肿瘤治疗领域权威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IF=44.54)在线发表了这项低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降剂量的II期随机临床研究。
此项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独立完成,麦海强教授、陈秋燕主任医师、唐林泉副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李晓韵博士、罗东华副主任医师、郭灵主任医师、莫浩元主任医师、孙蕊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
降化疗剂量减低毒性广东团队在全球率先探索
基于顺铂的同期放化综合治疗是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和鼻咽癌诊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的治愈率已大幅提高,其三年无进展生存率可超过80%。然而,高强度的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目前,NCCN指南推荐同时期顺铂化疗,临床上以每3周一程化疗,共三个疗程的顺铂化疗作为标准方案。化疗药顺铂引起的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听力损伤等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精神负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成为临床上棘手的治疗难题。
为了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减轻药物的治疗毒性,麦海强教授团队率先开展了针对低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随机对照、II期降化疗剂量研究。该研究筛选血浆EBVDNAcopies/ml的低危局部区域鼻咽癌患者,比较两疗程与三疗程(标准方案)顺铂同期化疗的非劣效性及安全性,研究首次证实两疗程顺铂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三疗程相当,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治疗的毒副作用。前期研究成果于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进行了口头汇报,并进一步将成果在线发表在JCO上。
两疗程顺铂同期化疗可作为低危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选择
该研究的纳入对象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III-IVa期,AJCC8th分期),在经过治疗前血浆EBVDNA的筛查后,共入组了名血浆EBVDNAcopies/ml的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接受两疗程或三疗程的顺铂同期化疗联合适形调强放疗(IMRT),每组人。主要研究终点为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在中位随访37.7个月后,两疗程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8.0%,三疗程组为90.4%,经过非劣效检验,两疗程组的3年PFS不劣于三疗程组。同时,在总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累积发生率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在治疗的近期毒性方面,两疗程组严重(3-4级)口腔黏膜炎、低钠血症和颈部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三疗程组,且两疗程组的总体毒性负荷,不管是在所有级别还是在3-4级,均明显低于三疗程组。经过后期的随访,在远期毒性方面,三疗程组的患者在听力损伤、口干和颈部皮肤纤维化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两疗程组,以及伴随长期的生活质量减低。
研究显示,对于EBVDNA筛选的低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可以考虑降低治疗强度,“适形调强放疗”联合两疗程的顺铂同期化疗可作为最优治疗选择。
麦海强教授团队
麦海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是国际上首个前瞻性针对低危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降剂量研究,研究成果肯定了利用血浆EBVDNA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并指导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价值。同时,结果证实了两疗程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低危鼻咽癌患者的可行性,并提供了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临床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提供了基础,今后有望改写临床鼻咽癌的治疗指南,造福广大患者。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通讯员:赵现廷、陈鋆、文朝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