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会突发性流鼻血,有的人则是经常性流鼻血。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小问题,但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周娟来介绍一下鼻出血的病因、居家处理方式、必要的检查以及预防措施。鼻出血的病因局部原因: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或鼻咽部肿瘤:其中鼻腔血管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涕中带血,鼻咽肿瘤表现为回吸性血涕;鼻腔异物:多见于儿童;鼻腔鼻窦炎症或特殊感染:出血量较少。全身原因: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如白血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伤寒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全身性疾病:肾脏病等。居家处理方式应根据出血的轻重缓急、出血部位、出血量及病因,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指压法:适用于鼻腔前部的出血,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前倾。用手指按压出血侧鼻翼或捏紧双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令患者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冰敷法: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颈部及额部,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引起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若上述方法无法控制出血,则应尽快就诊于耳鼻喉科进行止血处理,防止失血过多引起休克。若因鼻部血管瘤等疾病所致反复出血,可微创手术治疗。鼻出血应该做什么检查鼻出血的常规检查有助于帮助明确出血原因、确定出血部位,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鼻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鼻腔、鼻道、鼻咽部的情况,探查出血部位。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有助于发现全身出血因素。鼻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帮助排除外伤、肿瘤或解剖异常等病因。如何预防鼻出血?鼻腔干燥或气候干燥时,可采用加湿器、生理盐水喷鼻等方法增加环境及鼻腔黏膜湿度。避免不良挖鼻和用力擤鼻、揉鼻等不良习惯。均衡饮食、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维持血压稳定。积极治疗鼻部炎症。避免乱用或滥用鼻喷剂。鼻出血,这个时常忽视的小症状,其实可能是身体健康的警钟,不应掉以轻心。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及时进行专业检查,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步骤。(通讯员黄凯凤)